

“你看那大江南北瓜果在飘香,蟹肥菊黄稻菽卷起千重浪,五彩的田园美如画廊,丰收中国是最美的乐章。”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,“丰收”这一词具有着别样的意义,它是农民脸上的笑容,是欣欣向荣的胜景,也是祖国复兴的希望。每一个中国人民都在呼唤着丰收,迎接着丰收,赞美着丰收。
新冠肺炎、严重洪涝、森林火灾……今年的丰收来得尤为不易,每一场灾害都在阻挡着丰收的脚步,但却依然无法阻止丰收的到来。为了唤起老师们热爱家乡、热爱劳动的兴味激情,激发老师们对于田园生活、农耕文明的乡愁记忆,外国语学院分工会重点关注家乡秋收情况,组织学院老师在国庆返乡期间拍下家乡的丰收盛景,以充满温情的方式传递普通劳动人民的喜悦感、幸福感、荣誉感,呼吁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,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文化。
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学院老师们晒出的一张张丰收盛景上,是收获的果实,是喜悦的笑脸,是对当下的满足和对未来的希望。李骏老师在青山绿水边捧着满满一箩筐菱角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;刘英华老师的照片中是她的父母,他们怀中满满地捧着的是南瓜、冬瓜、芋头,而脸上洋溢着的是满满的幸福;程水英、叶家泉老师置身向日葵花丛中,人与花都散发着满满的活力,真可谓“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”。
“五谷丰,笑声扬;粮满仓,国兴旺。”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、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,这也给“丰收”赋予了一层非同寻常的意义。丰收的背后,是国家一项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,国家投入了大量补贴支撑农业,超过2200万台农机作战春耕,各级财政安排超过16亿元资金防控小麦病虫。丰收的背后,也是亿万农民的辛勤汗水,320万农机手迎朝霞、顶烈日,在田野间奔波,奋斗出了累累硕果。这个金秋,让我们歌颂丰收,歌颂农民!
(外国语学院)